聞一多:涅槃的鳳凰秒殺搶購
網友評鑑5顆星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文學史分類優質推薦
想了解更多聞一多:涅槃的鳳凰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聞一多是中國現代史上的著名詩人、學者和民主鬥士,作者為聞一多的長孫,從事聞一多研究多年。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概括了聞一多的家世求學、詩歌創作、學術研究、教書育人、家庭生活、社會活動等生平經歷,是本通俗易懂的讀物。
作者簡介
聞黎明
1950年生,湖北浠水人。1977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著有《聞一多傳》、《聞一多年譜長編》,編有《詩人?學者?民主鬥士:聞一多》、《聞一多萃語》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家世與童年
第二章 負笈清華園
考入清華學校
「五四」錘鍊
嘗試社會改良
被迫留級
初涉詩壇
有了一個家
第三章 海外學子
東方的老憨
《女神》評論
發起「大江會」
「文化的國家主義」
第四章 火山熱血
「我是中國人」
暫短的的國家主義活動
創立格律新詩風
「這不是我的中華」
動盪時代的教學生涯
第五章 戰時流離
離別故都
湘黔滇跋涉三千里
「初到邊陲」
主持清華大學中文系
第六章 學術大手筆
研究領域略述
學術研究的幾個特點
文字的運動方向
第七章 走上新的道路
貧困的生活
「需要鼓手的時代」
打破「可怕的冷靜」
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第八章 鬥士風采(上)
繼承護國精神,反對獨裁統治
質問蔣介石,聲援郭沫若
共同播發民主火種
民主家庭
第九章 鬥士風采(下)
為了和平民主團結
反對內戰,爭取和平
寄語青年
願與你們緊緊地握手
第十章 血染的詩篇
年譜
後記
序
序言
一個世紀偉人的銅的、石的,圓雕的、浮雕的,全身的,半身的塑像,在北京清華大學風光綺麗的荷塘畔,在瀕臨東湖的武漢大學珞珈山上,在具有光榮傳統的雲南師範大學校園裡,和在海濱城市青島、偎依長江的浠水、邊陲重鎮蒙自,相繼聳立起來。人們用各種方式緬懷的這個人物,就是聞一多。
聞一多是我國著名詩人、學者和民主鬥士。1899年11月24日,聞一多誕生於湖北省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鎮望天湖畔一個詩書傳世的地主家庭。1912年冬,考入北京清華學校,1922年夏赴美留學。1925年秋回國後投身教育事業,歷任北京藝術專門學校、上海吳淞政治大學、南京中央大學、武漢大學、青島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等校教授,擔任過教務長、文學院長、中文系主任等職。1944年秋,聞一多加入中國民主同盟,隨即當選為民盟雲南省支部委員,並擔任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宣傳委員會主任委員、民主週刊社社長等重要職務。在1945年10月召開的民盟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他又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1946年7月15日,他在光天化日之下慘遭國民黨特務殺害。
聞一多是中國知識份子的傑出代表,「聞一多的道路」已經成為中國知識份子走上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同義語。
在中國近代史上,聞一多以熱烈的愛國激情聞名於世,這一點首先表現在新詩創作和新詩理論方面。他曾說:「詩人的主要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為此,他主張詩人「要時時刻刻想著我是個中國人,我要做新詩,但是中國的新詩」,而「並不要做西洋人說中國話」。他希望在學習西方文化的同時,要努力推進和繁榮東方文化。在這種思想支配下,他參與並發動了新詩格律化運動,並提出和闡述了新詩應具有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三美」理論,成為開一代詩風的先驅之一。
聞一多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充滿了疾風暴雨的轉型時代。他的一切思想都浸透著憂國憂民意識,一切活動都與救亡圖存緊密相關。五四運動中,他作為清華學生代表出席全國學生聯合會成立大會,聆聽了孫中山講演。其後,他在「民主與科學」的思想影響下,致力於文化改良。留學美國的三年裡,他積極參加「對內實行改造運動,對外反對列強侵略」的國家主義活動。在履行知識份子的神聖職責中,他的精力繼續集中在文化方面。他說:「我國前途之危險不獨政治、經濟有被人征服之慮,且有文化被人征服之禍患。文化之征服甚於他方面之征服千百倍之。」他的《太陽吟》、《發現》、《一句話》、《醒呀!》、《七子之歌》、《愛國的心》、《我是中國人》、《洗衣歌》等大批愛國詩篇,之所以那麼驚心動魄,就在於它們突出體現了反帝和愛國這一時代的主旋律。
聞一多對於學術的貢獻,鞏固了他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他的理想是寫一部「詩的史」或「史的詩」,希望通過文學這個視窗,總結中國古代燦爛的思想與文化。從1927年進入學術園地起,研究觸角很快廣涉上古文學、金文考古、詩經、楚辭、諸子百家、樂府、唐代文學等諸多領域。他的400餘萬字論著,以其考索賅博、新見疊出,成為中華文化優秀遺產的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他的研究在繼承了傳統樸學注重名物訓詁考據的基礎上,廣泛吸取了現代西方的文字學、語言學、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民俗學、文化人類學、心理學等新理論新方法,從而在神話、詩經、楚辭、莊子、唐詩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這種開拓性與創造性,使聞一多的研究能夠長期保持旺盛的活力,並對當代學術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抗日戰爭爆發後,聞一多隨清華大學南遷長沙,又輾轉到昆明。他的情趣與志向,本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因此專心於培養抗戰建國人才。但是,國民黨消極抗戰、反共反人民的政策,重新燃起了他心中的「火山」。終於,他擺脫了正統觀念的束縛,超脫了舊有意識形態的羈絆,在大學課堂上讚揚解放區詩人田間為「時代的鼓手」。不久,又宣佈「經過十餘年故紙堆中的生活,我有了把握,看清了我們這民族這文化的病症,我敢於開方了」。於是,他拍案而起,指出「現在只有一條路──革命!」呼籲「不僅要做新詩,更要做新的詩人」,要求「文學和政治打成一片」。支持青年人不妨「鬧一鬧」。於是,他積極贊成建立民主聯合政府,高喊「袁世凱沒有死」、「要民主就必須打倒獨裁」,強調知識份子要改造自己,主張群眾運動應轉變為有組織的政治鬥爭。人們看到,聞一多已從不問政治的詩人學者,變成了為民主而吶喊戰鬥的「獅子」,成為「昆明的魯迅」。
日本投降後,爭取和平成為新時期民主鬥爭的中心任務。1945年底,聞一多積極參加反對內戰運動,為「一二一運動」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政協五項協議達成後,他曾一度準備回到書齋繼續從事學術研究。但是,國民黨很快撕毀了協議,聞一多投入捍衛政協原則和政協精神的鬥爭。
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員李公樸在昆明遭到國民黨特務暗殺,社會盛傳黑名單上第二個就是聞一多。人們紛紛勸他避避風頭,但是他早已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15日,聞一多在李公樸殉難報告會上發表了震撼人心的《最後一次的講演》,他強調:「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換取政協會議的重開」,「我們不怕死,我們有犧牲的精神,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這個講演表達了中國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反對內戰的堅強決心,贏得了一陣又一陣的熱烈掌聲。當天下午,聞一多主持記者招待會後,與前來接他的長子聞立鶴一起回家。離家門只有十多步時,突然槍聲大作,聞一多後腦、胸部、手腕連中十餘彈,當即倒在血泊中。聞立鶴也身中五槍,腿被打斷,肺部滿是槍眼。
聞一多的殉難,激起了中國人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人士的極大憤怒,它推動一個更為廣闊的民主運動席捲全國。聞一多的名字,永垂在中國歷史的卷冊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214701
- 叢書系列:個人著作系列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留言列表